(吉隆坡28日讯)中国著名药行北京同仁堂计划进一步开拓马来西亚市场,同时透过大马优势进军中东市场。
同仁堂总经理梅群今晚配合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纪念,在一项记者会上透露这项消息。
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珊珊指出,该司在五年前在我国开业以来,不仅受到华裔,也受到巫裔及印裔所接受。据了解,目前巫裔占同仁堂5%的消费市场。
她说,同仁堂继首都、槟城及八打灵再也后,计划在南马及吉打州开分店。
在场者包括海鸥集团董事经理陈凯希、国内贸易及消费部政务次长何襄赞及中国驻马大使程永华。
同仁堂对大马市场有信心
同仁堂对大马市场有信心,希望进一步扩展业务及市场,受到广泛巫裔消费人的接受。海鸥集团是同仁堂的大马合作伙伴。
陈凯希在记者会上说,海鸥曾与官方接触,官方乐意提供方便,协助推动中华药品进入马来市场。
他说,同仁堂与海鸥的合作,符合大马的政策。我国设定清真食品中心,加上北马经济走廊主力发展农产品,两造未来将探讨投资的可能性。他说,同仁堂早前已到依斯干达发展区(柔佛特区)考察,研究投资商机。
他相信,未来我国的发展计划,有利于传统医药的发展。
陈凯希建议卫生部 设中医药监督部门
海鸥集团董事经理陈凯希建议卫生部由中医药专家设立监督部门,以推广和开拓中医药事业。
他指出,我国目前的医药领域以西方医药为主流,并限制传统医药的发展。
“传统医药和西方医药应平起平坐,而不是把传统医药视为辅助医药。”
他今日在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成立5周年晚宴上致词时这么说。
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在致词时说,同仁堂与海鸥集团的合资公司,自2002年设立以来,获得大马政府、中国驻大马大使馆的配合,本着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大马社会的理念,取得佳绩。
据悉,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顺利达到每年100万美元(约350万令吉)的销售目标。该公司将在今年9月,在八打灵再也SS2开设第三间门市。
此外,中国驻大马大使程永华致词时说,今年恰逢大马独立50周年和大马旅游年,8个多月来,在马中政府的努力下,双边经贸、旅游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
“预计,今年来马的中国游客可能超过80万人次,双边贸易额则会突破400亿美元。”
他希望同仁堂及海鸥集团持续合作,提升经营管理的水平,为人民的健康和保健事业、振兴中医事业、加速实现中医和中药现代化、促进马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及合作贡献。出席者包括《南洋商报》总主笔刘务求、广告市场经理郭奕顺等。
蔡细历促传统药品业者 确保药品符合卫生规定
为了消费者和业者的共同利益,所有传统辅助药品经营者受促严守条例,依循法律推广传统医药,包括行销产品。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蔡细历医生今晚提醒业者,必须确保本地生产的或是进口的传统辅助药品,符合卫生的规定。
蔡细历原订出席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晚宴,由于未克出席,其演讲词由国内贸易及消费部何襄赞政务次长代读。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及一半先进国家的人民都有采用传统辅助草药作医疗和保健用途。
截至今年3月31日,我国已有161家本地传统草药制造商及137家传统草药进口商向卫生部登记。
蔡细历估计,大马的传统草药产品市场目前约有45亿令吉,每年约增长10%。
他说,我国重视传统辅助医药在医疗和保健领域所扮演的角色。
他说,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促进马中往来的成功例子,该公司5年来业务发展迅速,成为马中合资企业的其中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