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希把酒看风云
2007/06/03 14:59:25
报道: 黄玉珊摄影: 王宥文
从60年代的政治强人,到今时今日的商界翘楚,听陈凯希畅谈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的际遇,听他生平理念,一路走过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情节在《水浒传》章回里不胜枚举,世人都道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令人仰慕的英雄好汉,是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真豪杰。
从古至今,众英雄十之八九都是好酒量。认识陈凯希的人都知道他的酒量很好,总是温文儒雅的陈凯希,40年前也曾是坐具一付侠义骨肠,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人民请愿的好汉。
青年时代的陈凯希,政治上很激进,20岁就当选劳工党中央委员及彭亨市议员,后升任劳工党总秘书。
1965年2月13日,反对党社阵发动“争取人权纪念日”大示威,任职副总秘书的陈凯希被捕入狱,当年他28岁。
接下来的8年牢狱生涯,除了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连带也使他失去了第一段婚姻。
坚持回馈社会
但是,谈起当年扣留营的苦日子,却感受不到这名60年代政治强人一丝的怨恨,这乐观的人生观应该与他的好酒量有很大关系。
虽然当年的抗争不成,即使伤痕累累,但从1973年踏出太平监狱到今日经营海鸥(HAIO,7668,次板贸服股),陈凯希都未放弃为人民谋福利,为劳动阶级服务的追求,只是将当初的政治理想转移至企业经营。
“商业活动也能达到我的理想和愿望,不过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我可以对自己的员工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照顾他们的福利,公司赚了钱也回馈给社会。”
他续说:“虽然我们钱来得不易,出钱也不多,但我们从开张的第一天开始到今天的32年内,从未间断过对教育、慈善、文化团体的赞助。”
陈凯希始终坚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自社会,用于社会。”
他说,企业的利润固然来之不易,且是一分钱一分钱辛苦赚回来的,但每一分钱都来自社会。把取之社会的利润再回馈给社会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让大家共同来分享,合情合理。
陈凯希1973年出狱后,曾对记者说过:“我信守社会主义,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34年过去,他已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念。
政治扭曲人性 “但我从不后悔”
出狱之后,陈凯希离政治的路越来越远,但他并不后悔当初选择了政治这条路,他说,因为那是他年轻时的政治信仰,现在,他更热衷于商业与文化事业。
“政治扭曲人性。因为在政治上不论是与非,为了保住地位必须说骗话。人的个性也会变得不好,久而久之也很难令人相信你说的话是真是假。”
热爱中华文化
他表示,搞政治多树敌,反而搞商业、社会、文化朋友多。“搞政治很多时候就必须与别人站在对立面,有
时候会很压抑。人生短短数十年,如果能通过这样的生意(海鸥),结交更多朋友,对社会也有回馈,自己也心安理得。所以做了33年,我期许自己可以继续做下去。”
陈凯希庆幸自己选对了行业,走中国的路线,经营中药、茶和酒的事业。
“这些商品都是讲文化,讲历史的,对人体又很好,所以经营起来也心情舒畅,益人益己。更重要的是,良心好过一点。”他说,自己真的是热爱这份事业,现在还是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上班。
“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与胡子恋爱52载
有关陈凯希的传记和访问不胜其数,有关他的曲折人生路已有不下十篇的报道,但有一样他最贴身,且52年来不曾被改变的东西,陈凯希未曾在报道中谈过,那就是他的胡子。
陈凯希已经是海鸥的商标,但他自己说,嘴上的那两撇胡子是他的商标。
“所谓:‘嘴上无毛,说话不牢’,所以当年要出来搞职工会,就留起胡子来了。”陈凯希18岁便开始蓄胡子。“它(胡子)18岁就有了,细细黑黑的,不过看起来也不错。”就这样,他蓄了52年的胡子。
从商学会稳重
胡子就是男人成熟的信用证,一如银行门口那对价值不菲的石麒麟和部队大院门口那些哨兵手中不装弹的步枪,不论是宣示财力和武力,那是给别人信心的,有胡子的,就是爷们儿,说话,管用!办事,放心!
陈凯希说,英雄武侠小说对他影响甚大。“我从小就想要做英雄,要出人头地,好打抱不平,要做正义的事情。也因为这样我的日子从不好过。”
问他觉得自己现在与年轻时有何不同,他说:“年轻时热血奔腾,满怀抱负,又敢于牺牲。做生意之后比较稳重,处世待人都比较中庸,要顾全大局,讲和谐、友谊。”
陈凯希的一生富有传奇。他祖籍中国福建,1937年出生在柔佛州居銮。父亲在1950年被殖民政府驱逐出境回到中国,母亲迫于生活压力,也不得不携带弟妹随父回乡,留下年纪较长的陈凯希独自留在马来西亚。
初中二年级因家境贫寒辍学后,他在橡胶园割过胶,在罐头厂削过菠萝,还摆过地摊,修过脚踏车。1965年,又因政治牵连,被关进监狱长达8年。
洒脱淡泊名利
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前半生,采访当天(5月3日)刚度过70岁生日的陈凯希,未来只想追求平淡中那淡泊名利的洒脱,不计前嫌的豁达,远离纷争的的安闲,恬淡如水的意境。
以陈凯希当下在商界的名誉地位,要取得一个“拿督”封号绝对不难,但他却不追求这些虚名。“我希望自己是陪伴在Nenek身边的Datuk,这才是上天给予的最大福气。”
对自己一生尤好杯中物,他不以为然:“人到了这个年纪,喜欢喝几杯情绪比较好嘛。”呵呵的招牌笑声,爽朗中带几分沧桑。
铁窗生活不灭志气
“你不坐牢,你不晓得时间是多么长,空间是多么小。”
陈凯希回忆当初:“当时被困在牢里的要就疯掉,要不就自杀。但是,我在牢里看了很多书。”
8年的铁窗生活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谈到那8年的光阴,他总是淡然地叙述当年的牢狱生活,更开玩笑说太平也是他的故乡,而他当年所住的是全太平最大间,风景最好的“房子”。
他透露,当年坐牢时他有三个可以离开监狱的选择,一是出走英国,二是回归中国,三则是上电视批判共产主义。
可是,他一项也没选。问他原因,他说:“我又不是共产主意者,为何要上电视批判共产主意。”